企业文化

先进典型

【先进领航 榜样力量|先进人物事迹展播】 初心不改 向上而行 誓守初心显本色 ——安庆分公司项目副经理 杨垚

杨垚,现年32岁,2017年7月大学毕业进入建工安装公司,现任安庆分公司项目副经理。他从一名技术员开始,每一年都不断进步,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历经中玺新材料、力天环保苯酐、安庆石化低 II 腈线隐患治理、安庆石化框架协议项目以及 200 吨 / 时污水汽提及循环水排污水治理等项目的锤炼,他从最初的基础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重点项目的项目副经理。在此期间,他始终坚守在一线项目,发扬着新时代建工安装人的优良作风,用奋斗、实干彰显青春最美模样。7年来,他形成了“勤奋努力、吃苦肯干、服从领导安排”的工作风格,先后多次获得公司级“优秀员工”等荣誉。

勤学磨砺出锋芒

爱学习、好钻研是杨垚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一路走来,他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他常说,提升技能水平,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面对不断优化的新工艺、不断升级的新设备,他知道只有用精湛技艺才能当好项目的“护士”和“医生”。日常工作中,他把“腿勤、手勤、眼勤、脑勤”当作工作准则。由于白天工作忙碌抽不出时间,他便利用晚上的宝贵时间,对照施工图纸与白天现场实体情况进行比照,完成施工重难点分析、施工工序安排、劳务队伍管理等工作。他总结的工作日志,不仅是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的良方,更彰显出以技能助力生产的责任和担当。正因如此,他很快就成长为项目骨干,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甘于奉献显初心

2022年底,他作为安庆石化循环水排污水治理项目的副经理,不仅全面配合项目经理工作,还全面负责项目所有设备及工艺安装工作的管理事宜。该项目是安庆石化重点环保项目,鉴于炼油转化工新区装置产生的循环水排污水无法直接排入长江,为实现污水回收利用并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必须十分注重环保建设。

这一年在项目上,他既要面对施工进度紧,质量安全要求高,设计图纸出图不及时、部分材料到货滞后等情况,还要应对梅雨季节、夏季高温等客观因素。尤其在项目预处理单元到生化处理单元施工进度节点上,业主明确提出投用要求,他必须每日在现场进行推进协调。在历经300多个日夜后,该项目高品质通过了竣工验收。5月完成了厂区管廊结构施工、2台储罐制作安装和成套设备安装;7月完成了生化处理单元管道安装及ABR高密池成套设备安装施工;8月开始进行生化处理单元出水投用;11月完成了双膜厂房设备及管道施工。短短一年成功扭转了项目的不利局面,最终保证了项目按照节点顺利交工投用,得到了石化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的充分肯定认可。


技术优化创工法

杨垚编制的施工工法《金属容器内部作业平台施工工法》于2024年2月获得了安徽省省级工法。作为该工法的第一编制人,杨垚全程深度参与,从该工法的前期准备、主题目的编制、过程考察收集、现场施工研究、对比分析,到最后工法编制、修改直至报送,历经一个项目施工周期。其间,虽然过程中付出了辛苦、汗水,但最后的结果是欣喜的、荣耀的、值得的。
该工法是杨垚作为安庆石化200吨/时污水汽提项目的副经理时所提出编制的,该项目上建造两台金属储罐(每台5000m3,高20米,直径18米)该工法的诞生源于杨垚担任安庆石化 200 吨 / 时污水汽提项目副经理期间。彼时项目需建造两台金属储罐(每台 5000m³,高 20 米,直径 18 米),因其用于储存含油污水,安庆石化对储罐内部防腐施工质量把控极严,且对受限空间及高处作业安全要求颇高。按以往经验,传统施工工艺是罐内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除锈防腐作业,这导致不仅施工工艺成本高、高处作业风险高、脚手架搭拆周期长、除锈防腐施工进度慢,而且费用高且防腐涂刷不全面、防腐质量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攀爬脚手架还极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随着现场安全、质量要求及施工进度加快,杨垚提炼出利用储罐内壁作业升降平台进行除锈防腐施工的创新工法,并在该项目上展开试验、考察与分析。

该工法的应用可以准确计算作业时间,确保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在平台上既可控制升降,节省体能;平台全范围运转,施工操作范围广,能较好的控制除锈防腐质量;组装、拆卸时间短,作业灵活,安全风险低、施工费用少;人力、物力、脚手架使用及租赁费大幅节省,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有利于项目成本管理。


杨垚以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环保控制措施、效益分析等几方面为切入点,全方位完善该工法的编制工作。他每天在现场上对实际施工做出记录、研究、对比、控制。
在本工程应用储罐内升降平台这一工法后,实际工期直接缩短25 天,节省费用 134000 元,施工质量与效率赢得业主方、监理方一致盛赞。有此前车之鉴,在循环水排污水项目涉及的两台储罐(每台 3000m³,高 17.8 米,直径 15 米)施工时,杨垚再次成功应用该工法技术,促使项目储罐内壁防腐施工在质量与安全层面再度收获业主方、监理方的高度认可。

精耕致远谱新篇

自循环水排污水项目开工以来,杨垚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的勤学钻研“韧劲儿”带动鼓舞周围每名员工精管理、提效益、促生产。在项目管理上,他采取“问题专人负责制”,激发班组每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不仅主动保证施工进度注重安全生产,而且还积极投入到节能降耗、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征集等各项提质增效活动中。

如今,他又接过了重任,前往集团承接的合肥临湖智能制造产业园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迎接他的会是更加艰巨的挑战,但我相信他一定会以担当彰显初心,以作为践行使命,站在施工的最前沿,冲在提质增效的最前线,在推进安装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劳模新风采!